THE LATEST INFORMATION
| 资讯中心 |
如果全球产油国能够认真执行减产计划,即使减产只有60万桶/日也会推动全球油市重归平衡,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。
12月10日凌晨,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与非OPEC产油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达成联合减产协议,这是15年来产油国与非产油国首次在减产问题上取得共识。
减产承诺能否实施存疑
OPEC主席证实,在近日召开的OPEC和非OEPC产油国磋商会谈上,11个非OPEC产油国同意每日减产55.8万桶原油以配合OPEC产油国的减产行动。尽管这个减产额度低于预期(60万桶/天),但是考虑到11月30日欧佩克减产120万桶/日的承诺,未来全球产油国总计减产数量仍保持了不小的规模。
受减产协议提振,上周开盘现货原油大幅上涨,一度刷新年内高点至52.42美元,后回调至49.6低位;后来受周末(12月10日)OPEC与非OPEC成员国会晤影响,价格迎来反弹。
根据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在维也纳达成的原油减产协议,从2017年1月起,原油日产量将减少55.8万桶,其中俄罗斯承担的份额最大,到2017年一季度末,俄罗斯将减产20万桶/天,明年4月到5月原油日产量将减少30万桶。当前俄罗斯的原油产量是1120万桶/日,创30年来高点。墨西哥、阿曼、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也同意分别日减产10万、4万、3.5万和2万桶。其他同意减产的产油国包括马来西亚、巴林、赤道几内亚、苏丹、南苏丹和文莱。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国家的减产将从什么样的原油水平开始,另外也不清楚这些减产是真正的减产,还是包括产量的自然下滑。
尽管非OPEC产油国的减产决心令人生疑,但是这项减产协议还是受到了很高的评价。欧佩克轮值主席国卡塔尔能源和工业大臣穆罕默德·本·萨利赫·萨达10日表示,很高兴宣布“一项历史性协议已达成”。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诺瓦克表示,协议达成有助于促进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关系尽早恢复平衡,避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。沙特能源部部长Khalidal-Falih将减产协议形容为“历史性的”,认为此次达成的协议“为我们做好长期合作的准备”。
按照英国广播公司的说法,这是15年来首次达成了一项国际性产油协议。不过具体协议目标最终是否能够实现,大家可以拭目以待。
减产协议长期影响油价
受市场过量供给影响,最近两年原油价格持续低迷,从2014年6月的每桶超过100美元一直跌至今年早些时候的每桶30美元以下,创近13年来新低。在此形势下,OPEC秘书长MohammedBarkindo强调将携手非OPEC国家共同作出努力以抑制供给过剩,帮助油价升至16个月高位。11月30日,OPEC在维也纳达成八年来首次减产协议,令市场上乐观情绪蔓延,助推油价大涨17%。其中,布伦特原油表现抢眼,自2015年5月以来首次突破每桶55美元,相比今年1月触及的低点上涨超过一倍。随着非OPEC国家追随欧佩克减产,国际油价很可能会再度上涨。
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诺瓦克称,如果各方严格执行减产协议,国际原油市场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复供需平衡。他预计国际油价届时有可能升至每桶60美元,这对各石油出口国来讲都是较为理想的价格。据欧佩克官员透露,一个由欧佩克成员国(3个)和非欧佩克产油国(2个)组成的(3+2)减产监督委员会将很快成立,担负起监督协议执行情况的重任。
如果全球产油国能够认真执行减产计划,即使减产只有60万桶/日也会推动全球油市重归平衡,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。但无论如何,这次在维也纳OPEC和非OPEC产油国罕见地联手承诺限制明年石油产量,对于结束油价崩盘威胁都是一个重大利好,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局面。